中文

English

利来国际ELISA试验优化技巧

发布时间:2025-01-19   信息来源:张坚克

ELISA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(Enzyme-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)的简称,是在免疫荧光和放射免疫技术发展的基础上,演变而来的一种重要的免疫分析技术。在检测过程中,待测样本中的抗原与固相载体表面的特异性抗体结合。经过洗涤后,加入带有酶标记的抗体,通过酶的催化反应形成具有颜色变化的产物。产物的浓度与待测样本中抗原的含量成正比,因此可以通过颜色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。

利来国际ELISA试验优化技巧

在进行ELISA实验时,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配置要点:

1. 固相载体的选择

常用的载体材质包括纤维素、交联右旋糖酐和聚苯乙烯(C8H8)n等。根据使用形式的不同,载体可以是凹孔平板、试管或珠粒等。其中,聚苯乙烯凹孔板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载体,其在蛋白质的吸附性能上表现优异,操作简单且使用量少,非常适合大规模检测。然而,由于聚苯乙烯载体在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不高,不同批次可能会存在显著差异,因此在ELISA实验前,须对其进行筛选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。

2. 载体的吸附条件

载体的吸附主要依靠物理作用,其量受多种因素影响,包括pH值、温度、蛋白浓度和离子强度等。最佳吸附条件为离子强度在0.05mol/L至0.10mol/L,pH值在9.0至9.6的碳酸盐缓冲液中,蛋白浓度控制在1µg/ml至100µg/ml,通常可在4℃过夜或在37℃培养3小时。

3. 酶标抗体的使用浓度

在聚苯乙烯孔中添加适量的抗体进行包被,经过一定时间的孵育后,将酶标抗体按不同稀释倍数添加到多个孔中,每个稀释度重复两次。通过测定OD值,绘制浓度与OD值的关系曲线,以确定最适的酶标抗体稀释度,这一稀释度应在特定实验条件下稳定,并不应随意更改,以确保证结果的重复性和准确性。合适的稀释度通常是在1:320至1:1000之间,稀释度越高,其灵敏度也越强,同时非特异性反应会相对降低。

4. 抗原的要求

用于ELISA的抗原需为高度纯净的成分,以避免其他杂质与抗原竞争固定在固相载体上的位置。抗原应能够牢固吸附于载体上,同时保持其免疫活性,确保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。

5. 清洗液的选择

通常使用0.01mol/L pH 7.2的PBS缓冲液配合吐温作为洗涤液,以降低非特异性吸附。吐温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,有助于改善洗涤效果。在抗原包被后,建议使用牛血清白蛋白溶液再次包被,以减少非特异性反应。

6. 反应时间

抗原与抗体的反应一般在37℃条件下进行2至3小时,过短的反应时间会导致灵敏度降低,而过长的反应时间可能会导致吸附的抗原或复合物脱落。

7. 抗体效价的测定

与抗原类似,抗体效价也应采用双方阵实验进行检测,以找出最优浓度。同时,酶底物的反应时间通常设定在15至45分钟内,根据标准阳性血清的OD值进行判断。目标是达到规定的OD值时即结束反应。

通过调整这些关键因素,可以有效增强利来国际品牌在生物医疗领域的技术优势,确保ELISA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